一、劳动合同法退休规定有什么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4条第2项规定,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,劳动合同终止。
【资料图】
除此之外,《劳动法》也作出了相关规定。
《劳动法》第73条规定,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,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:
1.退休;
2.患病、负伤;
3.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;
4.失业;
5.生育。
劳动者死亡后,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。
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、法规规定。
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。
二、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
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六十周岁,女性年满五十周岁。但工种不同也会导致退休年龄不同:
1.干部退休年龄
(1.)普通男干部,年满60周岁;
(2)普通女干部,年满55周岁;
(3)因病或非因公致残,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干部,年满50周岁(病退);
(4)因病或非因公致残,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女干部,年满45周岁(病退);
(5)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干部,经医院证明后退休。
2.工人退休年龄
(1)普通男职工,年满60周岁;
(2)普通女职工,年满50周岁;
(3)特殊工种,男职工年满55岁,女职工年满45岁(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同样适用);
(4)因病或非因工致残,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,男职工年满50周岁,女职工年满45周岁,即所谓病退。
(5)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职工,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退休。
三、退休了工伤怎么办
退休了一般不能再认定为工伤。如果该伤害是第三人造成的,则退休人员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,或者请求用人单位给予补偿;法律快车提醒您,如果不是第三人造成的,则退休人员可以根据本人和单位过错,各自对该伤害承担相应的责任。